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童言童語

芊芸媽說:為什麼爸爸的排汗衫會發霉啊?妹妹說:可能是被爸爸的香港腳傳染的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相逢時更短,離別路更長

今天就用海珊入學的名義,把幾個能找到的同學,通通找出來,雖然畢業時不是同班,也曾經同班過,不然也是鄰居,各種不同的關係把大家拉在一起,這是我畢業後第一次跟戴師勇坐一桌聊天,希望未來能聚更多人,席間又聽說兩位同學辭世,曹丕與吳質書: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

阿珮外型完全沒變,永遠讓人一見就認出來,尤其個性常保赤子之心,令人羨慕;海珊也是爽朗個性,還會真的為了進修念書,現在很少了,大家都為個文憑,子奇兄歷世比我深多了,是個"翻過身子"的,看開了,見山又是山,半退休狀態,令人羨慕;郁圓積極有衝勁,看來是那種人對了,就義氣相挺的的好漢子,師勇兄久沒見面,聲音外型仍然認得出來,果然從小讀書優秀的人,成長後就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明麗大家比較陌生,在學時不活躍,現在也是能言善道,當過老闆的人不一樣,馬上就混熟了,不過小時候竟然連鄰局都不熟,有點扯,現在快補。

寄件者 世事如棋 根本是乾過癮

所以今天人雖少,有甲班、乙班、丙班、己班的同學。感謝大家的支持!郁圓放下工作跟我們混一天,有機會下次去公司隔壁辦活動好了。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開學前一天 D-Day-1

今天是雨聲開學前最後一 天,兩個小朋友停止暑假外出活動,今天上午游完泳回來,就開始準備書包,檢查作業、文具是否都放好了,晚上洗澡前,將明天學校要穿的服裝準備好,早早上床 睡覺,迎接開學囉!           由於芊芸媽上學期沒參加家長會開會,遭人設計陷害為志工團團長,今天也忙忙把志工團簡報做好,準備配合家長會跟新家長們簡報,大家來幫忙呦!
雨聲校門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雨聲國小的民國五十五年

家長會雅雯會長交辦一個任務,會長在雨聲街買水果聊天的時候,赫然發現水果攤老闆娘是雨聲國小畢業的,不但保有當年畢業紀念冊,而且大部分同學迄今仍然有開同學會聯繫,老闆娘很慷慨的借給會長當年的畢業紀念冊,讓我們記錄保存。


五十四學年度畢業的雨聲國小畢業紀念冊,封面是簡單的揚帆出海的線條,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們那幾屆都沒做了。
當時的士林鎮行政歸屬陽明山管理局 。


首頁當然都是校長的相片,校長比我在念書時年輕很多,當年學校老師照相,彷彿都要拿支筆,看鏡頭,才有校園氣息。姜毅英校長就是傳說中,軍統局在東南監聽站破解日本要突襲珍珠港的通訊,美方不重視這項情資,所以...活該,因為立功晉升少將,是中華民國第一個女性將領。


早年的紀念冊,不知道為什麼,文字都印在薄薄的描圖紙上,翻頁時,背面襯著白色的相片背頁,視覺上才能比較舒適。

名錄後接著就是像片,翻頁時,描圖紙像是一層薄膜覆蓋在相片上,翻開後,一邊是姓名,一邊是合照;接著甲乙丙三班合照,也是一樣,都是印在描圖紙上的人名,接著一張合照,三班合照之後是校園生活照和通訊錄,薄薄一本,保存得很好,看得出紀念冊的主人很珍藏呢!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雨後的校園 談芷芸

雨停了,太陽出來跟我們打招呼:你們好嗎?校園變回美麗的校園了,小鳥啾啾的叫著,有些人不小心踩到水滑倒了,雨停後,土壤濕了,花朵有水喝了,太陽出來時,蚊子會變得越來越多了,蝴蝶也出來了,校園變得好熱鬧。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男女天生不同 (國語日報家庭版)

難怪我家那兩個小時候,在玩具賣場帶他們去看戰車、武器玩具(我想玩),每次都給我鑽到洋娃娃區,讓我奸計破功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一個朋友抱著他十個月大的女兒來找我,憂心忡忡的說,他這個有酒窩的可愛女兒不玩自己的玩具,偏要玩哥哥的卡車,因為十個月大就已經會爬了,他們防不 勝防,一不小心,她又去拿哥哥的玩具玩,他們很擔心她以後有性別認同的問題,怕她會是同性戀。

我聽了啞然失笑。我們被「男生玩汽 車,女生玩洋娃娃」的刻板印象洗腦得太厲害了,以為不照著這樣就是同性戀,真是大錯特錯。男生女生對玩具的偏好不是社會建構或社會學習的關係,它是天生 的,是基因在大腦上的設定,而且女生比較會去玩男生的玩具,但男生很少去玩女生的玩具。

這個流行了三十年的社會建構理論是依據一個 三段論法:

一.我是男生。

二.男生應該玩卡車,不應該玩洋娃娃。

三.所以我玩卡車,不玩洋 娃娃。

但是這個理論與實際的觀察不符。有一個研究觀察了七十七名一歲半的幼兒,發現這麼大的孩子根本搞不清自己是男生或女生,更搞 不清別人是男生或女生,但是他們已經有玩具的偏好:男生玩傳統男生的玩具,女生兩者都玩。

另一個實驗是觀察九個月大的嬰兒,結果發 現更小的嬰兒就有玩具的偏好:男嬰喜歡球、汽車,女嬰喜歡洋娃娃、嬰兒推車,女嬰的喜好沒有男嬰強烈,但仍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所以孩子對玩具的偏好是天 生的,與性別認同無關。

另外,在動物上的實驗是把小老鼠的杏仁核破壞,然後觀察牠們的遊戲行為。杏仁核是大腦中掌管攻擊、恐懼等負 面情緒的地方。研究者發現,杏仁核被破壞的公鼠,攻擊行為減少,在遊戲時不那麼粗野,但是杏仁核的破壞卻對母鼠沒有影響。因為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在遊戲時 都有性別差異,而動物是沒有文化和教養的,所以這個差異應該是天生設定,而不是來自後天。

還有一個相關的研究,是用核磁共振來看七 歲到十七歲孩子的情緒控制在大腦的什麼地方,結果發現,七歲女孩子在看不愉快的圖片時,皮質下杏仁核附近的區域會活化,青春期後,這個負面情緒中心就逐漸 移到皮質,因為皮質有反思、推理、語言的功能,所以十七歲的女孩子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為什麼她心情不好,而一個五歲的孩子不能;但是這個改變只發生在女孩 子身上,男生掌管負面情緒的地方始終停留在杏仁核,所以如果問一個十七歲的男孩為何悶悶不樂時,他的回答跟一個七歲男孩差不多。

杏 仁核是爬蟲類的腦(即以爬蟲類的演化程度已有那個部分的大腦),它不會說話,只有感覺,所以男孩較不會表達他的情緒。最近德國的研究也得到同樣的結果:女 生情緒在皮質,男生在杏仁核,男孩和女孩處理情緒的地方不同。

過去我們以為男女行為的差異是父母對待男孩和女孩的態度不同所造成, 但是事實正好相反,是因為男孩和女孩一出生就不同,使得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有二十年的時間,我們不敢談性別差異,因為那是政治上的不正確;但是越來 越多的科學證據讓我們看到男女大腦的確有不同,大腦的不同本來就會造成行為上的不同。我們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杞人憂天,做父母已經很辛苦了,請不要再給 自己加壓力,放寬心享受孩子的笑容和酒窩吧!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證照多不如精---2010/4/20

 彰化某商工職校鼓勵學生考照,三年級共有八十三名學生,但考取的證照數量卻高達一千多張,平均每人至少擁有十張以上的證照,其中最多的竟擁有三十四張。校園之所以掀起「考照熱」,是認為獲得證照,就可以經由推甄,進入理想的學校,未來也能有順利的發展。




 職業證照是對就業能力的肯定,對某些職業而言,如醫師、會計師、教師,也是執業的必備條件。現行職業證照有考選部專技人員證照、職訓局技能檢定證照、各部會自辦證照、民間辦理的證照,都各有特色、各有功能。



 在政府的倡導之下,青年學子,尤其是技職院校的學生,已經掀起了一股「考照熱」,這股「考照熱」,也已到了「太超過」的地步,常常與職業證照的設立宗旨相背離。職業證照雖是就業能力的肯定,但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應專注於一、兩項的專長,如果涉獵太多,不免有「樣樣通、樣樣鬆」的情形。若想藉由多幾張證照,以便推甄進入理想學校,又脫離證照設立的宗旨。



 因此,證照多不如精,學校在引導學生考照時,應輔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方不致讓考照流於形式。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美麗的春天 談芷芸 99-3-30

把色紙撕出花瓣,再拼貼成美麗的花朵,葉子和動物用蠟筆彩繪,組合成美麗的春天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