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的新點子,就是進行技職教育全面證照化,這個看起來從吳京活寶部長,與李遠哲大博士消滅技職體系的口號以來,似乎教育部要恢復技職體系的地位了。
我說這些教育界人士,仍然是一群媚外崇洋對技職完全不了解的博士們,閉門造車造出來的。
我很訝異對社會這麼重大的政策,比統獨打高空的口號更影響生存的政策,竟然沒人理會。
首先,早年的技職體系,高職畢業"等同同類科"丙級技術士,專科畢業等同同類科"乙級技術士",據說這次勞委會要全力配合,未來沒有證照,"不准"工作。那唸技職院校幹嘛?補習不用三個月可以拿到丙級證照,花三年唸高職是有病嗎,三年時間,把學費省下來去補習班,不是可以考出一大堆證照,那技職關門算了。"有識之士"會說,進學校讀書可以學到技能以外的東西,去問問父母,送去學校有幾個人不是為了希望小孩未來能找到工作生存的。
其次,即便在學校,考證照仍要額外費用,這對低收入戶,三餐難溫飽,從小要幫家務甚至家計的孩子,加重他生存的負擔,直接拉大跨越貧富的門檻,這些君子們,吃飽了喝足了,依照自己生活的水平,想一些理所當然的政策去推動。
第三,就我所認得的德國人,或是周遭家裡有德國女婿的同事,對台灣共通的說法是,在德國(我也聽過其他國家回台的人這麼說),你從學校畢業就可以知道這輩子的路是怎麼樣了,應該是一輩子不會再有變化,在台灣隨時都有機會,沒有限制。這種讓人稱羨的、從"人"的角度出發的制度,在我們瞳孔只能看到白種人的博士們,看不到現實。而且,台灣成長過程,並沒有因為少了每個人都要證照的政策,造成產業停滯,今天的經濟,不要歸咎到證照上。
並不是證照不重要,而是技職學校本身必須把技能放在第一位,當技職學生有一定的水準,至少應該等同同級證照,證照應該是給非本科"轉業",或是師徒制出身的人一個認證的機會。
更有甚者,除國家證照越來越多外,這幾年,證照補習班如火如荼,仔細去分析證照內容,許多都是硬坳出來的"技術",由一些廠商、或是法人團體搞出來賺錢的。這樣的證照,目前充斥市場,用這種花錢整人的活動,未來只會弱化求職者職場學習能力,所有人都以應付不斷推成出新的考試為生涯規劃的重點,成為取得工作品質的保證,經驗、技能、甚至人際活動,都以考試題目來替代,這樣的社會,我很難想像會有甚麼樣的活力,只是把科舉從公務員高普考,推廣到所有人民的身上,讓整個社會、所有企業的效率,與公務機關同步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