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芊芊(臺北市雨聲國小二年甲班)
|
星期三下午沒課,我和媽媽從學校走回家。走到情報局鐵門對面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輛車子發出一連串的喇叭聲,原來有一隻像香蕉葉子般的東西在馬路上移動。當那個東西停下來時,我仔細一看,才知道那是綠冠蜥。綠冠蜥穿過馬路後,就趴在情報局鐵門前晒太陽。
那輛車子慢慢移到人行道旁停下來,一個叔叔下了車,然後打電話通知消防隊處理。這時候,綠冠蜥又站起來,爬到靠陽明醫院的那面牆邊,接著扭過頭來,飛快的跑上對面的人行道,鑽進角落躲起來。
不久,消防隊和警察來了,綠冠蜥速度很快,一下子就鑽進情報局裡去了。媽媽和我好奇的跟過去看,警察叔叔卻叫我們離遠一點,怕我們遇上麻煩。
消防隊員想用網子把牠引出來,但是綠冠蜥鑽來鑽去的,只露出長長的尾巴,抓也抓不到。警察請情報局裡面的人幫忙把綠冠蜥趕出來。大家合作驅趕,綠冠蜥
果真被嚇得跑出來,消防隊員馬上就把綠冠蜥抓起來,再用繩子把網子口紮起來,才結束這場蜥蜴逛街的奇景。
回到家以後,我趕緊把這件稀奇又有趣的事寫下來,讓自己不會忘記,也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新奇的經驗。
文章來源:國語日報兒童園地 02月06日; http://www.mdnkids.com/daily_2006/ |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綠冠蜥逛大街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讀報教學
前一陣子看到媒體報導小學參與讀報教學,這幾年的中小學教育,不斷忽視語文結果,很多人連基本作文都不會,電子郵件常傳來火星文作文笑話,因此,竟然有學 校肯參與讀報教育,振衰起敝,真值得大書特書,我們的雨聲國小,多年前就已注意到這個問題,進行讀報教育了。
雨聲國小在高年級,人手一報,中年級也起碼兩人一報,學校鼓勵小朋友多讀多寫,一但投稿上國語日報刊登出來,就會在朝會時請同學朗讀,如果注意看學校貼在牆上的學生作文,真的會發現,跟周遭學校的筆觸就是不同。
並不單是看報那麼簡單,從低年級國語文教學開始,老師就鼓勵多用成語、寫小書、故事,中年級開始練習書法,到六年級農曆年放寒假前,所有六年級都有"義務"擔任寫春聯義工,是"所有"喔
已經是學校的活動,由書法精湛的老師以拖把在操場當場揮毫後開始,書法老師們坐一排,六年級生分成對聯區、四字聯區、單字聯區,中低年級生分班到操場拿紅紙請學長姐或老師們揮毫,把春聯帶回家。當然,還得保留幾份做教室佈置用。
至於文字表現最精煉優雅的詩,小朋友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安排閱讀,甚至附幼都會當兒歌念,我家的小二和大班兩個在家往往此唱彼和,自得其樂。
文化的紮根往往不能在短期或透過一兩項活動中看到效果,在這幾年競相講究"績效""量化"的過程中,最容易被犧牲。文字和語言,不但是有效的溝通工具,也是藝術美學,學校把文學融入教學與活動,讓學生氣質自然展現,不強過補習一堆才藝堆造出來的"技術"氣質。
訂閱:
文章 (Atom)